<u id="fbcez"><track id="fbcez"></track></u>
  1. <strong id="fbcez"></strong>
    <u id="fbcez"></u>
    <video id="fbcez"></video><var id="fbcez"><track id="fbcez"></track></var>

  2. <b id="fbcez"></b>
  3. <acronym id="fbcez"><bdo id="fbcez"><output id="fbcez"></output></bdo></acronym>

    關于本站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網站搜索:
    您的位置首頁綜合資訊
    綜合資訊  
    聯系我們  
    地址:寧波市北侖區靈江路366號門戶商務大樓19樓
    電話:0574-86783636
    傳真:0574-86783630
    綜合資訊  
    "); MsgBox.document.close(); MsgBox.print(); MsgBox.close(); }
    《瞭望》刊發梁群書記署名文章《最大限度激發中小企業靈氣和活力》
    發布日期:2020-06-09 頁面功能: 【字體: 】【打印】【關閉

    編者按:3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波市北侖區大碶高端汽配模具園區時強調,我國中小企業有靈氣、有活力,善于迎難而上、自強不息。高度重視中小企業發展,是北侖區委區政府一貫以來的中心工作。北侖區秉持“店小二”精神,為包括中小企業在內的各類市場主體服務,在要素保障、發展環境上為企業發展提供強大支撐,構建親清政商關系,飽含感情最大誠意幫助企業、感動企業、留住企業。北侖區深化“服務企業、服務群眾、服務基層”的“三服務”,破解企業發展難題,進一步激發中小企業的靈氣和活力。

    《瞭望》新聞周刊“善治策論”欄目6月6日刊發寧波市委常委、北侖區委書記梁群署名文章《最大限度激發中小企業靈氣和活力》。本網全文轉載。




    3月29日,習近平在寧波北侖大碶高端汽配模具園區了解企業復工復產情況。新華社記者 申宏 攝

    3月29日,習近平在寧波北侖大碶高端汽配模具園區考察中小型民營制造業企業寧波臻至機械模具有限公司,同工人們親切交談。新華社記者 燕雁 攝

    3月29日,習近平在寧波北侖大碶高端汽配模具園區管理服務中心,同園區管理人員、中小企業負責人代表、外地返浙員工代表等親切交流。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最大限度激發中小企業靈氣和活力


    寧波市委常委、北侖區委書記梁群


    ◇北侖區秉持“店小二”精神,為包括中小企業在內的各類市場主體服務,在要素保障、發展環境上為企業發展提供強大支撐,構建親清政商關系,飽含感情最大誠意幫助企業、感動企業、留住企業

    ◇北侖區深化“服務企業、服務群眾、服務基層”的“三服務”,破解企業發展難題,進一步激發中小企業的靈氣和活力

    中小企業有靈氣、有活力,善于迎難而上、自強不息,高度重視中小企業發展,是北侖區委區政府一貫以來的中心工作。目前北侖區有中小企業市場主體9.6萬家,涌現出了一批包括申洲集團、海天集團、旭升股份和東方電纜在內的細分行業龍頭和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去年,北侖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61億元、全省第4,財政總收入621億元、全省第2,規上工業總產值4171億元和外貿進口1610億元,均列全省第1。毋庸置疑,中小企業在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梁群在恒遠制衣檢查復工復產

    像對待親人一樣對待中小企業

    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黨委政府的保駕護航。北侖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各級黨員干部飽含感情為包括中小企業在內的各類市場主體服務,最大誠意幫助企業、感動企業、留住企業。

    以愿景換前景。北侖地處長三角南翼黃金門戶,背靠世界吞吐量第一大港——寧波舟山港,區內設有5個國家級開發開放功能區,形成了汽車汽配、綠色石化、鋼鐵、能源和造紙等臨港制造業產業集群,構建了較為發達的外向型經濟體系,外貿進出口總額已占全省4.9%。北侖區鼓勵中小企業搶抓機遇,加快產業更新,彰顯美好的發展愿景。

    以暖心增信心。越是經濟下行,越需要以政府暖心,換取企業發展信心。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北侖第一時間落實中央和省市各項減稅降費政策,率先出臺支持中小企業發展“21條”政策,推動各級黨員干部走村串企,廣泛開展“三服務”活動幫助企業解決各類難題,復工復產各項指標持續走在全省前列。當前,國外疫情蔓延對國內外貿訂單影響很大,但即使在這樣的形勢下,北侖仍有一大批企業危中尋機,增資擴產的意愿非常強烈,區委區政府也正在積極幫助企業協調解決擴大產能中的土地需求問題。

    以故情守固根。故鄉情結是最好的粘合劑,時間是最可靠的忠誠度。北侖目前的大型企業,很多都是在本地從中小企業起步,一步一步發展起來的,這些企業對北侖感情深厚,發展壯大后仍愿留在北侖。比如國內最大服裝企業申洲集團,從一家中小服裝企業做起,逐漸積累發展至年銷售300多億元、年納稅近20億元的服裝行業龍頭企業,在越南、柬埔寨等地都有重要的生產基地,盡管已是知名跨國企業,但企業總部一直在北侖。

    為中小企業發展張羅好柴米油鹽

    中小企業持續壯大發展,離不開黨委政府全方位服務保障。多年來,北侖各級各部門秉持“店小二”精神,在要素保障、發展環境上為企業發展大力排除困難障礙,精心呵護。

    激發最大發展動能。強大的區域發展動能,是中小企業發展的最好環境。北侖區以建設全國一流強區為目標,鉚準實體經濟、制造產業,大力推進人口結構、空間結構、產業結構“三個調整”,建設青年北侖、數字北侖、美麗北侖“三個北侖”,特別是致力打造“246”萬千億級產業集群示范區和“225”外貿雙萬億行動示范區,帶動區域產業升級、開放升級,加快推動一批投資20億元以上甚至100億元以上項目落地,加速新興產業集聚,為區域發展注入了勃勃生機、強大動能。

    海天塑機集團廠區里一派繁忙景象 黃宗治攝

    構建最強產業鏈供應鏈。就地形成完整的產業鏈供應鏈,是中小企業高效發展的重要基礎。北侖中小企業蓬勃發展,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小企業與大企業形成良好分工協作,產業就地配套能力強大。比如疫情發生以來,在企業生存發展普遍較為艱難的情況下,以海天集團為龍頭的產業鏈供應鏈卻“一枝獨秀”,上下游企業產銷兩旺,呈現出一派繁忙景象。北侖中小企業發展塊狀集群特征非常明顯,比如大碶高端汽配模具園區,聚集了一大批汽配和模具相關聯的中小企業,很多零配件的配套半徑不出2公里,大大降低了企業的人工成本、物流成本和信息溝通成本,形成了無可比擬的集群競爭力。

    提供最全要素保障。中小企業壯大發展,要素保障的作用至為關鍵。北侖努力為中小企業提供用地、融資、用工等要素服務,全區用地一半以上供應給中小企業,政府專門為中小企業設立10億元轉貸基金,利用“青年北侖”的系列政策全力打造最優的勞動用工環境。特別是去年以來,北侖大力開展小微企業園建設,全面推進7個小微企業園新建和20個原有小微企業園改造提升,為1500余家小微企業轉型發展量身定制,提供充足的發展空間。區委區政府正在積極推動“騰籠換鳥”和低效地整治工作。在北侖,只要是真正的好項目,就不必擔心沒有它的一席之地。

    寧波臻至機械模具有限公司正在加緊生產  陳張坤攝

    培育企業發展梯隊。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是北侖鼓勵中小企業發展壯大的理想路徑。北侖已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企業梯隊培育計劃。比如,專門針對骨干企業實施“龍騰工程”,已培育產值100億元以上工業企業10多家;專門針對“專精特尖”企業實施“高成長計劃”,一批小巨人企業茁壯成長;專門針對企業上市深入實施“鳳凰行動”,培育形成上市企業17家、上市后備梯隊企業30余家,等等。

    為中小企業搭好臺唱好戲


    寧波北侖大碶高端汽配模具園區 陳張坤攝

    搭建平臺。在大碶高端汽配模具園區,將規劃打造靈峰現代產業園,著力圍繞浙江打造全球先進制造業基地目標,按國際一流標準引育一批中小企業,大力發展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5G+、數字經濟、智慧物流等新興產業。目前,北侖正在積極搶抓浙江自貿區聯動創新區戰略機遇,利用好自貿區的各項政策和便利化舉措,帶動中小企業不斷朝著高端化、創新化、國際化方向發展。

    創新載體。北侖將結合“十四五”規劃,加大“畝均論英雄”改革力度,力爭在整個“十四五”期間整理騰退低效用地2萬畝以上,最大限度為中小企業發展提供足夠的空間保障。北侖也正在著手打造壓鑄模具產業發展聯盟,促成更多的產業聯盟、產業創新綜合體,為中小企業發展提供更優的配套環境。同時,還將大力實施“單項冠軍”“隱形冠軍”“小巨人”等培育計劃,推進專利、品牌、標準工作,鼓勵設立企業研究院等創新研發機構,形成知識產權保護更優生態,打造勞動用工環境最優區域。

    深化改革。著眼未來,北侖將進一步加大優化營商環境力度,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為引領,著力推進以增強企業和群眾獲得感為檢驗標準的一系列改革,切實為中小企業等各類市場主體解除后顧之憂。北侖還將進一步加快改革開放步伐,支持建設世界一流強港,打造面向全球的國際貿易戰略樞紐,大力發展進口貿易、轉口貿易、數字貿易、服務貿易,推進離岸金融中心、海關監管倉、進口保稅倉、對外貿易通關“單一窗口”等重大改革舉措,極大提升開放能級,為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不竭動力。

    寧波北侖大碶高端汽配模具園區  陳張坤攝

    新聞多一點:

    《瞭望》新聞周刊是由新華通訊社主辦的大型時事政經新聞周刊,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最早的新聞周刊。1981年初,新華社決定創辦《瞭望》月刊并得到鄧小平的批準。1984年1月,《瞭望》正式出版周刊?!恫t望》新聞周刊的主要欄目有時事縱橫、專題報道、第一線的報告、專論、經濟專欄、民族大家庭、國際專欄、副刊等。


    來源: 作者: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控股有限公司
    友情鏈接: